欢迎访问中南医学期刊社系列期刊网站!

首页 在线期刊 2024年 第33卷,第2期 详情

注射用纤溶酶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更新时间:2024年01月15日阅读:927次 下载:488次 下载 手机版

作者: 任瑞琴 1 章靓 2 龚一珍 1 张进华 3

作者单位: 1. 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药剂科(福建宁德 352100) 2.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药学部(福州 350004) 3.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福州 350001)

关键词: 注射用纤溶酶 药物利用评价 标准细则 专家咨询法 合理用药

DOI: 10.12173/j.issn.1005-0698.202306025

引用格式: 任瑞琴,章  靓,龚一珍,张进华.注射用纤溶酶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24, 33(2):145-151.DOI: 10.12173/j.issn.1005-0698.202306025

REN Ruiqin, ZHANG Jing, GONG Yizhen, ZHANG Jinhua.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rug us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fibrinogenase for injection[J].Yaowu Liuxingbingxue Zazhi,2024, 33(2):145-151.DOI: 10.12173/j.issn.1005-0698.202306025[Article in Chinese]

摘要| Abstract

目的  建立注射用纤溶酶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注射用纤溶酶提供参考。

方法  以注射用纤溶酶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与文献,并通过专家咨询法,从用药指征、用药过程和用药结果3个方面建立DUE标准细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宁德市中医院2021年1—12月使用注射用纤溶酶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评价。

结果  共纳入256份病历,用药合理率为61.72%。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包括用法用量不适宜(3.91%)、超说明书用药(1.95%)、未皮试(8.98%)、疗程不足或过长(25.00%)。

结论  建立的注射用纤溶酶DUE标准细则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在禁忌证、高凝血状态使用注射用纤溶酶、超说明书用药管理方面可进一步优化。

全文| Full-text

药物利用评价(drug use evaluation, DUE)是美国医院药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Hospital Pharmacists, ASHP)于1981年提出的概念,指进行有组织/持续的并经授权的质量保证方案设计,用于评价医师处方、药师及护士调配乃至患者用药的全过程,从而鉴别用药模式、监测用药问题、改善药物治疗[1]。对于使用量大、治疗窗窄、治疗风险较大或价格昂贵、容易被滥用的药物,开展DUE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改善和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从而减少医疗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注射用纤溶酶为抗血栓形成药,主要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是从长白山白眉蝮蛇蛇毒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可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为可溶的小分子化合物,加速其分解并在血液循环中清除,去纤维蛋白效应明显。同时,该药物可促进自主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释放,并提高生物活性,具有理想的抗血栓功能。注射用纤溶酶在我国的临床应用经验较有限,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不规范之处。本研究旨在建立注射用纤溶酶的DUE标准细则,并以此为依据,对宁德市中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21年使用该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注射用纤溶酶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DUE标准细则的制定

1.1.1 文献研究法拟定标准细则初稿

根据ASHP发布的DUE指导原则[2],采用文献研究法构建注射用纤溶酶DUE标准的主要框架。 以注射用纤溶酶的药品说明书(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2110,核准日期:2006年11月07日,最后修改日期:2020年04月30日)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及高质量文献[3-9],拟定注射用纤溶酶的DUE标准细则的初稿。

1.1.2 专家咨询法修订DUE标准细则

采用专家咨询法修订注射用纤溶酶DUE标准细则。邀请我院重症医学科、脑病科、心肺科、肿瘤科副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临床医师4名和国内权威药学专家1名、心血管及神经内科专业高级职称临床药师2名作为咨询专家。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中,对标准的每个条目从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方面进行是与否的判断。根据第一轮专家咨询意见修改后,形成第二轮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咨询问卷选择国内知名医院的3名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正高级职称临床医师,1名中级职称抗凝专业临床药师及1名高级职称心血管专业临床药师作为咨询专家,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标准的每个条目从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方面进行评分,平均评分>3.5分则认为该条目符合要求,以保证评价标准的权威性。根据第二轮专家咨询意见再次修订,最终拟定注射用纤溶酶的DUE标准细则。

1.2 注射用纤溶酶临床用药合理性评价

1.2.1 资料来源与入排标准

本研究已取得宁德市中医院科学研究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件编号:2023003),并豁免患者知情同意。通过医院美康合理用药系统(Pharm Assist)收集我院2021年1—12月使用注射用纤溶酶(北京赛升药业)的住院患者归档病历。病历纳入标准:患者基本信息齐全、病程记录完整、注射用纤溶酶的用药医嘱(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疗程)记录详细。排除标准:使用注射用纤溶酶≤1 d的病历。

1.2.2 病历资料的提取

根据制定的DUE标准细则,设计注射用纤溶酶使用情况调查表,提取下列信息:①患者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体重、住院科室、临床诊断等;②使用注射用纤溶酶的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药品不良反应等;③住院期间血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等辅助检查。

1.2.3 用药合理性评价方法

采用“1.2.2”项下的调查表收集、整理病例资料,由参与标准细则制定的临床药师,运用制定的DUE标准细则,对给药剂量、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处置等9项指标进行合理性评价。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数据录入,SPSS 2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

2 结果

2.1 专家咨询结果与注射用纤溶酶DUE标准细则

两轮专家咨询共发放12份咨询问卷,回收12份,回收率100%。第一轮咨询问卷显示,专家对标准中大多数条目的合理性都予以了肯定,在超说明书用药的适应证、不良反应的处理方面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第二轮咨询中,专家对标准细则各条目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评分均大于4分,表明专家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均比较认可。根据专家咨询意见修订后的注射用纤溶酶DUE标准细则见表1。

  • 表格1 注射用纤溶酶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细则
    Table 1.Drug us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fibrinogenase for injection

2.2 患者基本信息

共纳入符合纳排标准的住院病历256份,患者256例,其中男性138例,占比53.91%,女性118例,占比46.09%;患者平均年龄(68.41±10.82)岁。病例主要来自脑病科(241例,94.14%),此外急诊科(4例,1.56%)、重症监护室(5例,1.95%)、骨科(2例,0.78%)、外科(1例,0.39%)、心肺科(1例,0.39%)、眼科(1例,0.39%)、肿瘤科(1例,0.39%)等科室也有少量病例分布。

2.3 合理性评价结果

256份病历中,98份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用药合理率仅61.72%。不合理用药现象集中在疗程、用药监护、是否皮试、给药剂量与溶媒、适应证与禁忌证等方面。具体见表2。

  • 表格2 注射用纤溶酶DUE标准的评价结果[n(%),n=256]
    Table 2.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DUE standard of fibrinogenase for injection [n(%),n=256]

2.3.1 用药指征

256份病历中,251份参照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用药,且符合脑梗死的用药指征,但其中2份存在用药禁忌;5份病历存在超适应证用药。结果见表3。

  • 表格3 使用注射用纤溶酶用药指征情况
    Table 3.Medication indications of fibrinogenase for injection

2.3.2 用药过程

①用法用量:有10例存在不合理现象。其中3例给药剂量偏小,7例溶媒不适宜,根据药品说明书,糖尿病患者应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而临床选用果糖注射液作为溶媒,不合理。

②治疗疗程:64例存在用药疗程不足或超过疗程的问题,其中使用天数少于7 d的有19例,判定为疗程不足;使用天数多于10 d的有45例,判定为疗程过长。

③皮试:有23例未进行皮试,存在安全隐患,不合理。

2.3.3 用药监护

223份病历中,用药过程记录了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以及监护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其他33份病历在用药过程中未进行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的监测。

2.3.4 用药结果评价

患者使用注射用纤溶酶后,症状、体征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如脑梗死患者的言语、吞咽功能改善,实验室结果回报纤维蛋白原水平下降等。患者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注射用纤溶酶相关的出血等不良事件。

3 讨论

本研究对256份病历的合理性评价发现,临床使用注射用纤溶酶,在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皮试、用药监护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

3.1 适应证合理性分析

注射用纤溶酶作为蝮蛇毒中提取的蛋白水解酶,能够有效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从而起到溶解血栓、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的作用[12-15]。目前,临床广泛用于脑梗死、深静脉血栓、突发性耳聋等。药品说明书记载的适应证有脑梗死、高凝血状态及血栓性脉管炎等外周血管疾病。本品尚未收载于《新编药物学》(第18版)及《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第2版)》中。查阅相关指南,发现仅有《MIMS神经与精神疾病用药指南(2020版)》及《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版)》[6],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时提及:对不适合溶栓治疗并经过严格筛选的脑梗死患者,特别是伴有高纤维蛋白血症患者,可考虑应用纤溶酶降纤治疗。本品已收录于《宁德市医保药品目录》,对其支付范围限定为急性脑梗死的急救抢救。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版)》[6],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浆纤维蛋白原和血液黏滞度增高,降纤制剂可显著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并有轻度溶栓和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因此本研究中脑病科237例用药均符合脑梗死的用药指征。本品适应证还包括高凝状态,其是由遗传性或获得性疾病、或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具有高血栓形成倾向。目前对于高凝血状态还没有统一的评定指标。临床研究中的参考标准[16]:①血小板计数>300×109·L-1;②凝血酶原时间缩短>3 s(8.8~13.8 s);③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3 s(24.9~36.8 s);④纤维蛋白原>0.5 g·L-1(0.22~0.496 g·L-1);⑤D-二聚体>300 μg·L-1(0~300 μg·L-1)。符合上述两项及以上的患者可诊断为高凝血状态。临床在使用本品前应仔细评估以上指标,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超适应证用药在国内不受法律保护,存在法律风险,给无其他用药选择的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的同时也存在风险,可能引起医疗纠纷[17]。建议具有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支撑的超适应证用药,应提前告知患者并做好备案记录,规范诊疗流程。

3.2 用法用量合理性分析

用法用量不适宜包括给药剂量偏低、溶媒不适宜。虽然目前注射用纤溶酶在低剂量使用方面也有新的探索,但尚缺乏充分证据证实其疗效。不推荐为降低出血风险而使用偏低的剂量。后续也会跟踪相关病例、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以了解低剂量使用注射用纤溶酶对疾病预后的影响。

3.3 用药安全性分析

研究中发现有33例在用药期间未进行用药监护,特别是凝血功能监测。根据药品说明书,凝血障碍是本品已知的药品不良反应。此外鉴于本品是一种蛋白酶制剂,具有一定的抗原性;且辅料中的右旋糖酐也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文献报道[18],本品可致过敏性休克,表现为用药后出现喘憋、大汗淋漓、无法言语,血压测不出等症状,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滴注,同时给予静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肌注异丙嗪、间羟胺升压等抢救措施。临床使用前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每毫升1个单位进行皮试,皮试阳性反应者应禁用。有文献[18]报道,注射用纤溶酶在皮试阴性情况下也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提示纤溶酶皮试结果存在假阴性的情况。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避免出现不良后果。

3.4 小结

评价实践证实本研究建立的注射用纤溶酶DUE标准细则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行性。当然,在评价中也发现了该标准细则尚存在不足之处,如用药疗程、超说明书用药、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仍需补充有效、权威的资料进行规范。注射用纤溶酶治疗脑梗死、降纤维蛋白原的疗效评价方面,需要结合长时间的随访,才能进行全面准确评价,病历资料只能提供部分结果。

下一步将重点与脑病科、心内科、重症医学科沟通,关注特殊人群患者的用药问题,有针对性地整改问题并进一步完善点评标准,如增加用药疗程的规范,将对促进我院注射用纤溶酶合理使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林小娟, 黄小红, 黄涓涓, 等. 利伐沙班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20, 37(20): 2543-2548. [Lin XJ, Huang XH, Huang JJ,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rug use evaluation standard of rivaroxaban[J].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Applied Pharmacy, 2020, 37(20): 2543-2548.] DOI: 10.13748/j.cnki.issn1007-7693.2020.20.020.

2.王乔宇, 武明芬, 柳鑫, 等. 2021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抗凝药物的选用与药学监护指南[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 37(21): 2999-3016. [Wang QY, Wu MF, Liu X, 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selection and pharmaceutical care of anticoagulant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China of 2021[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2021, 37(21): 2999-3016.] DOI: 10.13699/j.cnki.1001-6821.2021.21.032.

3.袁浩宇, 林勇, 胡明, 等. 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建立的方法探讨及实践[J]. 中国药房, 2010, 21(22): 2101-2104. [Yuan HY, Lin Y, Hu M, et al. Exploration on the method for establishment of DUE standard and practical study[J]. China Pharmacy, 2010, 21(22): 2101-210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YA201022036.htm.

4.邢蓉, 宋佳伟, 许健, 等. 头孢哌酮舒巴坦基于加权TOPSIS法的药物利用评价[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34(15): 1273-1278. [Xing R, Song JW, Xu J, et al. Evaluation on cefperazone-sulbactam drug administration based on weighted TOPSIS method[J].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 2014, 34(15): 1273-1278.] DOI: 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4.15.09.

5.李素琼, 班立丽. 国内外药物利用评价研究综述[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 21(7): 893-896. [Li SQ, Ban LL. Review on drug use eval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J].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rug-Use in Hospitals of China, 2021, 21(7): 893-896.] DOI: 10.14009/j.issn.1672-2124.2021.07.028.

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9): 666-682. DOI: 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8.09.004.

7.王慧林. 他汀类药物联合注射用纤溶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0, 31(13): 2074-2076. [Wang HL. Effect of statins plus plasmin for injection on hemorheology and lipid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 Moder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2020, 31(13): 2074-207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DZD202013028.htm.

8.Ma B, Zhang Y, Wu D, et al. Affinity-purification of fbrinogenase with high proteolytic activity from agkistrodon halys (Chinese) venom[J]. Arch Pharm Res, 2008, 31(9): 1129-1136. DOI: 10.1007/s12272-001-1279-1.

9.白丽淼, 顾平. 注射用纤溶酶合理应用点评标准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处方药, 2021, 19(9): 74-76. [Bai LM, Gu P.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valuation standard for rational use of fibrinogenase injection[J].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2021, 19(9): 74-7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GCF202109036.htm.

10.王霞, 陈彩梅. 耳后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纤溶酶治疗重度及极重度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疗效观察[J]. 血栓与止血学, 2022, 28(2): 225-227. [Wang X, Chen CM.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methylprednisolone sodium succinate combined with fibrinolytic enzym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nd very severe sudden deafness[J].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2022, 28(2): 225-227.] DOI: 10.3969/j.issn.1009-6213.2022.02.018.

11.张玉娟, 王秀兰. 6例纤溶酶致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15): 171-172. [Zhang YJ, Wang XL.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 of 6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plasmin[J]. Chinese Journal of Modern Drug Application, 2010, 4(15): 171-172.] DOI: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0.15.101.

12.李倩. 纤溶酶注射液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效果的评价[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33): 66-67. [Li Q. Evalu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fibrinolytic enzyme injection in the acute phase of cerebral infarction[J].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17, 15(33): 66-67.] DOI: 10.14033/j.cnki.cfmr.2017.33.031.

13.刘爱妮, 于向红, 刘泽涛. 血液高凝状态下应用纤溶酶预防血栓形成疗效观察与探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3): 295-296. [Liu AN, Yu XH, Liu ZT. Observ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using plasmin to prevent thrombosis in hypercoagulable blood[J]. 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2012, 25(3): 295-296.] DOI: 10.19381/j.issn.1001-7585.2012.03.025.

14.安乾, 王兵, 崔文军, 等. 贝前列素联合纤溶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药房, 2017, 28(29): 4099-4102. [An Q, Wang B, Cui WJ, et al.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beraprost combined with fibrinogenase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r 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occlusive disease[J]. China Pharmacy, 2017, 28(29): 4099-4102.]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7.29.18.

15.姜丽, 王利军, 赵岚, 等. 纤溶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栓前体蛋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5, 28(2): 140-142. [Jiang L, Wang LJ, Zhao L, et al. Effect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fibrinogenase on plasma thrombus precursor protein level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logy, 2015, 28(2): 140-142.]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062-1016703703.htm.

16.郑洋, 孙霈, 董青, 等. 恶性肿瘤高凝状态发病机制与诊断标准探讨[J]. 中国医刊, 2014, 49(5): 16-20. [Zheng Y, Sun P, Dong Q, et al. Discussion on the pathogenesis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hypercoagulable state of malignant tumors[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49(5): 16-20.] DOI: 10.3969/j.issn.1008-1070.2014.05.006.

17.宋佳伟, 王媛媛, 陈慧娟, 等. 安罗替尼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及应用[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2, 41(4): 245-249. [Song JW, Wang YY, Chen HJ,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drug us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anlotinib[J]. Chinese Journal of New Drugs and Clinical Remedies, 2022, 41(4): 245-249.] DOI: 10.14109/j.cnki.xyylc.2022.04.11.

18.刘碧丽, 吴小枫, 杨嘉永, 等. 25例注射用纤溶酶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 11(7): 112-114. [Liu BL, Wu XF, Yang JY, et al. Adverse reactions analysis of fibrinogenase for injection from 25 cases[J]. China Health Standard Management, 2020, 11(7): 112-114.] DOI: 10.3969/j.issn.1674-9316.2020.07.043.